随着全球电动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美国政府也在不断调整相关政策以促进本土电动车产业的竞争力。近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简称IRA)发布了最新细则更新,明确从2025年起,电动车补贴政策将提高“北美本地化率”门槛至75%。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对美国本土车企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全球电动车行业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自2022年8月通过以来,IRA法案一直是推动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和电动车普及的核心政策之一。该法案旨在通过税收抵免和其他激励措施,降低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成本,同时刺激本土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根据法案规定,符合条件的电动车可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然而,这些补贴并非无条件提供,而是与车辆的生产地、零部件来源以及电池材料的本地化程度密切相关。
此次细则更新进一步明确了补贴政策的具体要求:从2025年起,申请补贴的电动车必须达到至少75%的“北美本地化率”。这意味着车辆的主要零部件和组装过程需在北美完成,才能享受全额补贴。此外,电池中的关键矿物和组件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本地采购比例。
根据IRA法案,电动车的“北美本地化率”是指车辆中由北美生产的零部件价值占整车价值的比例。新政策要求,到2025年,这一比例需从当前的50%逐步提升至75%。对于未能达标的企业,其电动车将无法享受全额补贴,甚至可能完全失去补贴资格。
除了整车零部件外,IRA法案还对电动车电池供应链提出了严格要求。具体而言,电池中使用的矿物(如锂、镍、钴等)和组件必须来自北美或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此外,法案禁止使用来自“关注国家”的矿物,这直接限制了部分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车企获取补贴的机会。
为确保车企有足够时间调整供应链布局,IRA法案设定了一个逐步实施的时间表:
这一渐进式要求旨在减少政策对企业运营的冲击,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规划路径。
IRA法案的更新无疑为美国本土车企创造了更多竞争优势。例如,通用汽车(GM)、福特(Ford)和特斯拉(Tesla)等公司已经在北美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能够更轻松地满足本地化率的要求。此外,这些企业还在积极投资于电池工厂建设,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相比之下,许多国际车企面临更大的压力。由于它们的供应链多依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资源和技术,短期内实现75%的北美本地化率并不容易。为此,部分国际车企已经开始加速在北美的投资步伐。例如,大众(Volkswagen)和现代(Hyundai)均已宣布扩大其在美国的生产基地规模,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IRA法案的高本地化要求还将推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的重新布局。一方面,北美地区可能会吸引更多矿业公司和电池制造商的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国,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尽管IRA法案的初衷是促进美国电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也引发了部分争议和批评。首先,过高的本地化要求可能导致部分车企难以及时调整供应链,从而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其次,该政策可能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最后,消费者也可能因车企成本上升而面临更高的电动车售价。
总体来看,IRA法案的更新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本土电动车产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满足政策要求的同时保持产品竞争力,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一政策或将加速电动车技术的本地化进程,并推动全球供应链更加多元化。
随着2025年的临近,各家企业需要加快战略布局,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也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细则,确保政策既能促进本土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