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算力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近日,在亚太峰会的数据资讯论坛上,来自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算力与数字经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前景。
在会议中,多位专家指出,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正如电力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一样,算力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推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算力需求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而亚太地区更是这一趋势的核心引擎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李明表示:“算力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生产力。它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并为各行各业创造新的增长点。”他还强调,算力的发展需要硬件、软件以及算法三者协同配合,才能真正释放其潜力。
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然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鸿沟等问题。
印度尼西亚通信与信息技术部部长约翰·普拉塔马在演讲中提到:“数字经济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一个公平、透明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他还呼吁各国政府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与此同时,日本索尼集团首席技术官山田俊一认为,数字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无论是智能城市还是工业4.0,这些应用场景都需要高效的计算能力和可靠的数据处理平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了促进算力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区域协作模式。例如,中国提出的“东数西算”工程旨在优化全国范围内的算力布局,将东部发达地区的数据需求转移到西部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处理。这种跨区域资源配置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促进了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此外,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也在会上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该国通过建设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同时,他们还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帮助其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如何实现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平衡成为本次峰会讨论的重点之一。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的算力系统应具备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碳排放量。为此,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液冷技术、可再生能源供电等方式来优化数据中心的运行环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周靖人在发言中提到:“绿色算力将是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不仅要追求性能上的突破,还要关注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他还透露,阿里巴巴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所有数据中心转变为零碳排放设施。
总体来看,算力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国际合作,亚太地区有望在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正如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米达·阿里夏所说:“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包容、繁荣的数字未来。”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