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逐渐演变为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于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高端智慧出行品牌,问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突破备受关注。近日,问界M7迎来了新一轮智驾系统升级,正式支持“无保护左转”功能,标志着其在城市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能力迈上新台阶,也再次彰显了华为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实力。
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问界M7搭载的HUAWEI ADS(Advanced Driving System)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依托华为自研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感知、决策、控制三大环节实现了全面优化。尤其是在城市道路场景中,车辆面对复杂的交通流、非机动车穿行、行人横穿以及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往往需要极高的判断精度和响应速度。而“无保护左转”正是这类高难度场景的典型代表——车辆需在没有专用左转信号灯的情况下,自主判断对向车流、横向行人及非机动车动向,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左转操作。
过去,多数智能驾驶系统在面对此类场景时仍依赖驾驶员接管或选择绕行,智能化程度有限。而本次问界M7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维感知硬件,构建起一套高精度、全天候的环境感知网络。同时,得益于华为达芬奇架构NPU的强大算力支持,系统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对周围动态目标的识别、轨迹预测与行为预判,从而做出最优路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HUAWEI ADS 3.0还引入了类人驾驶思维模型。这意味着系统不仅依靠规则驱动,更能模拟人类驾驶员在复杂路口的决策逻辑。例如,在无保护左转过程中,系统会主动寻找对向车流中的“可穿越间隙”,并结合横向行人过街意图判断,选择最合适的切入时机。这种拟人化的驾驶策略,使得车辆动作更加自然流畅,大幅提升了乘客舒适度与通行效率。
此外,本次升级还强化了云端协同能力。问界M7可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持续获取最新的地图数据与交通信息,并利用华为云平台进行大规模仿真训练。每一次实际行驶的数据都会回传至云端,用于优化算法模型,实现“越开越聪明”的自我进化能力。这种“端-边-云”一体化的技术架构,正是华为区别于传统车企与其他科技公司的重要优势所在。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无保护左转功能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日常通勤的便利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的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以往需要长时间等待或频繁变道的操作,如今由系统自动完成,极大减轻了驾驶者的心理负担和操作压力。不少车主反馈,升级后的问界M7在市区行驶中展现出接近“老司机”级别的应对能力,尤其在左转进入辅路、小区出入口调头等场景下表现尤为出色。
当然,尽管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安全始终是第一准则。问界M7在开启智驾模式时,依然要求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准备接管。系统也会通过方向盘震动、语音提醒等方式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确保人机协同的安全边界。这并非是对完全自动驾驶的妥协,而是现阶段技术条件下最为理性的设计选择。
可以预见,随着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的不断普及,未来更多复杂路况将被纳入自动驾驶覆盖范围。而问界M7此次对无保护左转的支持,不仅是功能层面的一次迭代,更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迈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一步。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华为多年来在通信、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积累。
正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所言:“智能汽车的本质是‘带轮子的超级手机’。”问界M7的每一次升级,都在验证这一理念的可行性。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的重要一环。当车辆能够理解道路、读懂交通、预判风险,真正的智慧出行时代才算真正拉开帷幕。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问界M7用一次扎实的系统升级告诉我们:通往自动驾驶的道路虽长,但每一步都算数。而在这条路上,华为正以技术为笔,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