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车赚两份钱?比亚迪退役电池改储能,生命周期闭环了
2025-10-18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一辆电动车在行驶约8年或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后,电池容量通常会衰减至原始容量的70%—80%,虽不再适合继续用于车辆驱动,但其剩余能量仍具备广泛利用价值。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这些“退役”电池,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技术的领军企业,正通过创新模式破解这一难题——将退役电池改造为储能系统,真正实现“1台车赚两份钱”,并构建起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体系。

传统观念中,动力电池一旦从车辆上退役,便被视为“废品”。然而,事实上,这些电池仍具备可观的储能能力。以一辆搭载60kWh电池的电动车为例,即便容量衰减至70%,仍有约42kWh的可用能量,足以支持家庭用电数日,或作为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组成部分。若直接报废,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带来环境负担。因此,梯次利用成为延长电池生命周期的关键路径。

比亚迪正是看准了这一机遇,率先布局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公司依托自身强大的电池研发与制造能力,建立了完整的电池回收、检测、重组和再应用体系。退役电池首先被集中回收,经过严格的健康状态评估(SOH检测),筛选出性能达标的部分进行拆解、重组,最终改造成适用于低速电动车、通信基站、光伏储能、备用电源等场景的储能设备。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初始成本,也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这一策略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收益。从经济角度看,车企在销售新车时已获得第一份收入;当车辆退役后,电池再次转化为储能产品出售或租赁,便带来了第二份收益。这种“一电两用”的商业模式,显著提升了单块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据测算,通过梯次利用,每千瓦时退役电池可为车企带来数百元的额外收益,长期积累下将成为可观的利润增长点。

从环保角度而言,梯次利用有效延缓了电池进入报废环节的时间,减少了对原材料的依赖和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潜在威胁。锂电池中含有镍、钴、锂等稀有金属,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而通过科学的梯次利用和后续的再生回收,比亚迪实现了“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闭环管理。据悉,比亚迪已在广东、湖南等地建设了多个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基地,年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体系。

此外,比亚迪还积极探索“车网互动”(V2G)技术,进一步拓展退役电池的应用边界。未来,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在白天充电、夜间放电,还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反向供电,成为分布式能源网络的一部分。即使车辆退役,其电池仍可接入微电网系统,参与调峰调频、应急供电等服务,持续创造价值。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目前,退役电池的评估标准尚不统一,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池兼容性较差,增加了梯次利用的技术难度。同时,回收网络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也有待提升。对此,比亚迪正联合上下游企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并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踪,确保每一块电池都能“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动力电池退役潮将加速到来。谁能在回收与再利用领域抢占先机,谁就将在未来的绿色经济中占据主动。比亚迪通过将退役电池转化为储能资产,不仅打通了动力电池的“最后一公里”,更重塑了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条。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当一辆比亚迪电动车完成它的公路使命,它的电池仍在发光发热——从驱动车轮到支撑电网,从交通工具到能源节点,真正的循环经济正在悄然成型。一台车赚两份钱,不再是营销口号,而是中国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写照。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