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硬核!上汽自建 35 艘船队,中国汽车出海终于不用看日韩脸色了
2025-10-18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销量的持续攀升,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而最近一则重磅消息更是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上汽集团宣布自建35艘汽车运输船,组建专属远洋船队,成为中国首家大规模布局自主海运能力的车企。这一举措被业内称为“太硬核”,标志着中国汽车出海终于摆脱了长期依赖日韩运力的被动局面,真正迈入全球自主出海的新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势头迅猛。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全年出口总量突破400万辆。然而,在这辉煌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海运物流严重依赖第三方,尤其是日韩主导的滚装船运力。全球汽车运输船(PCTC)资源长期被日本、韩国和欧洲航运公司掌控,中国车企在订舱、运价、航线安排等方面常常受制于人。一旦国际航运紧张或地缘政治波动,出口节奏便可能被打乱,严重影响海外市场的交付与品牌信誉。

上汽集团此次大手笔投入自建船队,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据悉,这35艘定制化汽车运输船将由中船集团建造,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符合最新的环保标准,单船最大可装载7800辆汽车。首批船只已于2024年陆续下水并投入运营,主要服务于欧洲、澳新、南美、中东等上汽重点海外市场。通过自主掌控运力,上汽不仅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实现更加灵活、稳定的发运计划,真正掌握出海主动权。

更深层次来看,自建船队不仅是物流层面的升级,更是中国汽车全球化战略的一次质变。过去,许多中国车企在海外被视为“价格驱动型”竞争者,品牌形象偏低端。而如今,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到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再到如今的供应链自主化,中国车企正在构建完整的全球竞争力体系。上汽此举,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出海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系统性能力的全面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并非孤军奋战。近年来,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也纷纷加快海外物流布局。比亚迪已订购多艘PCTC,并与国内航运企业合作包船;奇瑞在巴西、墨西哥等地建立KD工厂的同时,也在筹划自有物流网络。但相比之下,上汽的规模和决心更为突出。35艘船的体量,几乎相当于目前全球PCTC总运力的5%,足以支撑其每年百万辆级的出口需求,堪称“海上航母舰队”。

此外,这一战略布局还带动了中国造船业的高端升级。PCTC作为技术门槛极高的特种船舶,过去长期被日韩垄断。如今,中国造船企业在与上汽等车企的深度合作中,快速掌握了核心设计与建造能力,实现了从“代工”到“原创”的跨越。这不仅增强了国家产业链安全,也为未来更多高端制造“走出去”提供了支撑。

当然,自建船队也面临挑战。巨额投资、长期回报周期、国际航运法规合规、极端天气与海盗风险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但长远来看,随着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增长,对稳定、高效、绿色物流的需求只会愈发迫切。提前布局自主运力,实则是未雨绸缪的战略远见。

可以预见,上汽这支“硬核舰队”不仅将为中国汽车出海打通“最后一海里”,更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格局。当中国的车驶向世界,中国的船也将扬帆起航。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输出,而是一个制造强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攀登的坚定步伐。

中国汽车出海,终于不用再看日韩脸色。从“制造”到“智造”,从“出口”到“出海生态”,中国车企正以系统性创新,书写属于自己的全球化篇章。而上汽的35艘船,正是这片蓝海中最醒目的航标。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