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资讯 | 汽车轮胎被扎了怎么办?补胎还是换胎?这 3 种情况必须换!
2025-09-01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轮胎是极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整车的重量,还直接影响着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然而,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被扎、漏气等问题。当汽车轮胎被扎时,很多车主都会面临一个选择:补胎还是换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驾驶体验,重则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了解轮胎受损后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哪些情况下必须更换轮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轮胎被扎后,先判断是否可以补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被扎的轮胎都需要更换。如果轮胎的损伤程度较轻,且位置合适,是可以进行补胎处理的。

适合补胎的情况包括:

  • 被钉子、螺丝等小物体扎穿,孔洞较小(通常不超过6毫米);
  • 扎钉位置在轮胎胎面中央区域(非胎侧);
  • 没有明显变形、鼓包或结构性损伤;
  • 轮胎花纹深度尚可,未达到磨损极限。

在这些情况下,选择专业的维修店进行蘑菇钉补胎贴片补胎,可以有效恢复轮胎的密封性和使用性能。


二、以下三种情况必须更换轮胎

虽然补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补胎。有些轮胎一旦受损,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更换。以下是三种必须更换轮胎的情况

1. 胎侧被扎或出现鼓包

轮胎的结构可以分为胎面、胎肩和胎侧三部分。其中,胎侧是最脆弱的部分,因为它主要由橡胶和帘布构成,缺乏胎面区域的钢丝加固层。

当轮胎胎侧被扎,或者在行驶中因撞击路肩、坑洼路面导致胎侧鼓包时,说明轮胎内部结构已经受损,存在爆胎风险

特别提醒:胎侧鼓包是轮胎结构失效的信号,即使没有漏气,也必须立即更换!

2. 胎面扎钉位置靠近胎侧(超过安全补胎范围)

虽然胎面被扎通常可以补胎,但如果扎钉位置过于靠近胎侧(通常在胎面边缘5厘米以内),则属于不安全补胎区域。因为靠近胎侧的位置结构强度较低,补胎后容易再次漏气或发生脱胶。

专业建议:如果扎钉位置距离轮胎花纹边缘小于6毫米,建议更换轮胎,而非补胎。

3. 轮胎磨损严重或已到使用寿命

轮胎是有使用寿命的,即使没有被扎,也会因为长期使用而老化、磨损。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年限建议为5~6年,行驶里程建议为6~8万公里

当轮胎出现以下情况时,即使被扎后可以补胎,也应考虑更换新轮胎:

  • 胎纹深度低于1.6毫米(国家标准最低要求);
  • 胎面出现裂纹、老化迹象;
  • 前轮或后轮轮胎已更换过多次,存在新旧混用、花纹不一致等情况;
  • 轮胎整体变形、帘布层外露。

三、补胎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

如果确认可以补胎,选择合适的补胎方式也非常关键。目前常见的补胎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贴片补胎(内补)

这是最常见的补胎方式,通过将橡胶贴片粘贴在轮胎内壁破损处进行封堵。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只适用于较小的穿刺孔,而且如果贴片老化或粘贴不牢,容易再次漏气。

2. 蘑菇钉补胎(外补)

蘑菇钉补胎是一种更为专业的补胎方式,通过在轮胎外侧插入蘑菇钉,从内侧封堵孔洞。相比贴片补胎,蘑菇钉补胎密封性更好、耐用性更强,适合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车辆使用。

3. 补胶条(应急使用)

补胶条是一种快速补胎方式,适用于紧急情况下临时封堵漏气点。但由于其密封性和耐用性较差,只能作为应急手段使用,之后必须尽快前往专业维修点进行正规补胎或换胎。


四、日常使用中如何延长轮胎寿命?

为了避免轮胎频繁被扎或损坏,日常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保持在厂家推荐值范围内;
  • 避免超载行驶,防止轮胎负荷过大;
  • 定期进行四轮定位和动平衡,减少轮胎异常磨损;
  • 避免长时间停放在阳光暴晒或潮湿环境中;
  • 行驶时注意路况,尽量避开坑洼、尖锐物体等危险区域。

五、结语

轮胎作为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状态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当轮胎被扎时,车主应根据损伤位置、程度和轮胎使用情况,理性判断是选择补胎还是换胎。

记住:胎侧鼓包、胎侧被扎、扎钉位置靠近胎侧以及轮胎老化磨损严重时,必须更换轮胎,切勿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

选择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检查和处理,不仅能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更能保障您的出行安全。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