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容易刮到吗 | 离地间隙多少
2025-08-04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市场上的普及率迅速上升,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一些用户也提出了关于其底盘是否容易刮蹭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经常行驶在复杂路况下的车主而言,底盘的离地间隙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是否真的容易刮到?它的离地间隙又是多少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底盘离地间隙的概念。底盘离地间隙指的是车辆静止状态下,底盘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这一数值直接影响车辆在通过坑洼、减速带、陡坡等路况时是否会发生底盘磕碰。一般来说,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性越强,底盘磕碰的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容易发生刮蹭。

新能源汽车由于搭载了大容量电池组,其底盘结构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明显差异。电池组通常布置在车辆底盘下方,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普遍比燃油车更低。这也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离地间隙相对较小,从而增加了刮蹭的风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存在底盘低、容易刮蹭的问题。实际上,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在设计时会根据车辆的用途和定位进行差异化处理。例如,一些主打城市通勤的新能源轿车,出于风阻优化和续航考虑,底盘设计得较低,离地间隙通常在100mm到130mm之间。而一些SUV或跨界车型的新能源版本,则会保留较高的离地间隙,通常在150mm以上,以兼顾通过性和续航表现。

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几款新能源汽车为例,特斯拉Model 3的离地间隙约为130mm左右,而Model Y作为SUV车型,离地间隙提升到了165mm。比亚迪汉EV的离地间隙为130mm,而比亚迪唐DM-i则达到了185mm。小鹏P7的离地间隙为140mm,而小鹏G9作为SUV车型,其离地间隙则达到了180mm。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底盘高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车型类型和用途进行调整。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底盘,尤其是电池部分。例如,电池外壳通常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钢制材料,并在外部加装了防护板,以防止因轻微刮蹭造成电池损坏。一些高端车型还会配备底盘升降系统,例如空气悬挂,可以在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身以减少风阻,提高续航;在通过复杂路况时则升高底盘,增强通过性。

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依然存在一定的刮蹭风险,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 通过减速带或井盖时速度过快:如果车辆在经过减速带或井盖时未减速,底盘可能会因剧烈冲击而发生磕碰。
  2. 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部分城市或乡村道路存在路面破损情况,底盘较低的新能源汽车在通过时容易发生刮蹭。
  3. 上下坡或陡坡路段:在坡道起步或下坡时,底盘的前后悬架可能会因角度变化而触地,尤其是在坡度较大的地方。
  4. 涉水或雪地行驶:积水或积雪可能掩盖路面障碍物,增加底盘磕碰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底盘刮蹭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维修成本,新能源汽车用户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 保持合理车速:尤其是在通过减速带、坑洼路段时,应适当减速,避免剧烈颠簸。
  • 熟悉路况:尽量避免行驶在路况复杂或未知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雪天气。
  • 定期检查底盘:特别是经常行驶在复杂路况下的车辆,应定期检查底盘防护板和电池外壳是否有损伤。
  • 选择合适车型:如果经常行驶在非铺装路面或山区道路,建议选择离地间隙较高的SUV或跨界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底盘设计也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重车辆的通过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例如,一些新推出的新能源SUV不仅拥有较高的离地间隙,还配备了智能底盘升降系统、360度底盘透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是否容易刮蹭,主要取决于其离地间隙的设计。虽然部分新能源轿车的离地间隙较低,但通过合理驾驶和选择合适车型,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底盘刮蹭的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新能源汽车在底盘设计方面也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