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信息资讯|新能源汽车续航和充电习惯有关吗 | 快充伤电池?
2025-07-30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续航能力和充电方式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是否与充电习惯有关”以及“快充是否会对电池造成伤害”这两个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电池特性以及实际使用角度,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表现确实与用户的充电习惯密切相关。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状态直接影响整车的续航能力。而充电习惯,包括充电频率、充电深度、充电速度等,都会对电池的健康状态产生影响。例如,频繁使用快充、长期将电池放电至极低水平再进行充电,都会加速电池的老化,从而降低电池容量,最终影响续航里程。

从电池化学特性来看,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尤其是在高倍率快充时,电池内部温度上升更为明显。高温是影响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的电池,其电解液容易发生副反应,导致电池容量衰减。此外,深度放电(即将电池电量几乎耗尽)再进行充电,也会加剧电池内部结构的损耗,进而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

其次,关于快充是否伤电池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快充的工作原理谈起。快充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或电流来实现快速补能,通常以直流快充为主,功率可以从30kW到350kW不等。虽然快充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补能效率,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快充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幅提升,会加剧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导致电池温度升高,热管理系统的负担也随之加重。

在理想条件下,快充并不会立即对电池造成严重损伤。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电池老化程度、车辆热管理系统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快充带来的热应力可能会对电池寿命产生累积性影响。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频繁使用快充,或在电池电量较高时继续使用快充,都会增加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进而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延长电池寿命、保持良好的续航表现,建议用户在日常使用中采取以下充电策略:

  1. 避免频繁使用快充:日常通勤建议使用慢充方式进行充电,保留快充作为紧急补能手段。慢充过程中电流较小,电池发热较轻,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2. 避免电池深度放电:尽量在电量剩余20%以上时开始充电,避免将电量耗尽后再进行充电,这样可以减少电池内部结构的应力变化。

  3. 控制充电上限:如果车辆支持设置充电上限(如80%或90%),在不需要满电出行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充电上限,以减少电池处于高电量状态下的时间,有助于减缓电池老化。

  4. 注意充电环境温度: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快充,或在充电前将车辆停放在阴凉或恒温环境中,以帮助电池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5. 定期进行均衡充电:部分新能源汽车具备电池均衡功能,建议用户定期进行完整充电(从低电量充至满电),以帮助电池组内部各电芯保持一致,提升整体电池效率。

此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方面进行了大量优化。例如,采用液冷系统、智能温控算法等手段,有效降低了快充带来的热影响。同时,一些高端车型甚至具备“预调节电池温度”的功能,在用户接近快充桩之前,提前将电池调整至最佳充电温度,从而减少快充对电池的冲击。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与用户的充电习惯密切相关,而快充虽然便捷,但长期频繁使用确实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伤。合理使用快充、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不仅能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车辆的续航表现。未来,随着电池材料、热管理和充电技术的持续进步,相信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充电体验方面将实现更加理想的平衡。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