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各大车企在宣传中常常以“超长续航”作为卖点,但不少车主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车辆的实际续航与官方标称存在差距,这种现象被称为“续航虚标”。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真的存在虚标吗?本文通过实测对比,带大家一探究竟。
所谓“续航虚标”,是指厂商在宣传中给出的续航里程与消费者实际使用时的续航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多位车主的反馈,部分车型在特定工况下确实存在续航缩水的情况。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品牌独有,而是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存在。
造成续航虚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测试标准、驾驶习惯、环境温度以及车辆负载等。目前,国内主流的续航测试标准为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和CLTC-P(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其中,NEDC由于测试条件较为理想化,被广泛认为高估了实际续航,而CLTC-P虽然更贴近中国路况,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可能存在偏差。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不同车型的续航表现,我们选取了几款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测对比。
在城市通勤模式下,汉EV的实际续航约为520km,高速行驶时则降至约460km。总体来看,其实际续航约为标称值的80%~90%,表现较为稳定。
Model Y在市区行驶时,续航表现接近标称值,可达500km以上。但在高速行驶时,受风阻和能耗影响,实际续航下降至约450km。整体来看,特斯拉的续航表现较为真实,缩水幅度在合理范围内。
小鹏P7在城市路况下续航约为580km,高速行驶时降至约480km。虽然标称值较高,但实际表现仍存在一定差距,缩水幅度约为20%~25%。
蔚来ET5在市区行驶时续航约为500km,高速行驶时约为430km。得益于换电系统和电池管理技术,其续航表现较为稳定,缩水幅度控制在15%~20%之间。
从实测结果来看,不同车型的续航缩水幅度有所不同,但普遍集中在10%~30%之间。这种差距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测试标准差异
NEDC测试周期较短,平均速度较低,高速行驶比例较少,因此容易高估实际续航。相比之下,CLTC-P更贴近中国实际路况,但仍无法完全还原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
驾驶习惯
急加速、急刹车等不良驾驶习惯会显著增加能耗,从而降低续航。平稳驾驶、合理使用能量回收系统有助于提升续航表现。
环境温度
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下降,空调取暖也会消耗大量电量,导致续航明显缩水。部分车型在零下10℃环境下续航缩水可达30%以上。
车速与风阻
高速行驶时风阻增大,能耗随之上升。以120km/h巡航为例,多数车型的能耗会比城市道路高出30%以上。
车载设备使用
空调、座椅加热、音响等设备的使用也会对续航产生影响,尤其在冬季,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尤为显著。
面对续航虚标问题,消费者应理性看待续航数据,避免被“高续航”所迷惑。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虚标问题确实存在,但其背后并非简单的“欺骗消费者”,更多是测试标准与现实使用环境之间的差异所致。随着测试标准的不断完善(如未来的CLTC-C),未来续航数据将更加贴近真实。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性看待续航数据,结合自身需求选择车型,才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便利与绿色出行体验。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