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信息资讯 | 新能源汽车充电冬季续航提升方法?综合技巧 | 实用有效
2025-07-1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电动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然而,冬季低温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是电池性能的下降,导致续航里程大幅缩水。为了帮助车主在寒冷季节更好地使用车辆,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续航表现,提供实用且有效的综合技巧。

一、了解电池特性,科学管理充电习惯

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这类电池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下降,导致电池可用容量减少,内阻增加,从而影响整车续航。因此,合理管理充电习惯是提升续航的第一步。

  • 保持电池电量在合理区间:建议将电池电量维持在20%至80%之间,避免长时间处于满电或亏电状态,这样可以减少电池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 避免频繁快充:虽然快充方便快捷,但其高电流会加剧电池发热,长期使用会加速电池老化。在冬季尤其应减少快充频率,优先使用慢充。
  • 充电前预热电池:部分车型具备电池预热功能,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提前加热电池,使其处于最佳工作温度,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和续航能力。

二、优化用车习惯,减少能耗损失

除了充电管理,车主的日常驾驶习惯也直接影响续航表现。

  • 平稳驾驶,减少急加速与急刹车:频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不仅会增加能耗,还会对电池造成额外负担。保持匀速行驶,尽量使用车辆的动能回收系统,有助于提升续航。
  • 合理使用空调系统:冬季取暖是电动车耗电的大头。建议在出发前使用远程启动功能预热车内温度,避免上车后立即开启大功率暖风。同时,使用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代替整体加热,也能显著降低能耗。
  • 提前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拥堵路况会导致频繁启停,增加能耗。使用导航软件选择最优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和施工路段,可以有效节省电量。

三、关注轮胎与车辆状态,降低行驶阻力

车辆的机械状态同样影响续航表现,尤其是在冬季。

  • 保持轮胎气压正常:低温会导致轮胎气压下降,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滚动阻力,从而提升能耗。建议每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确保其处于厂家推荐值范围内。
  • 更换冬季轮胎:普通轮胎在低温下会变硬,抓地力下降,不仅影响安全,也会增加能耗。冬季轮胎采用特殊橡胶配方,能够在低温下保持良好弹性,提升操控性和续航表现。
  • 定期保养车辆:定期检查刹车系统、电机系统、底盘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良好的车况不仅能提升安全性,也能有效降低能耗。

四、合理使用车辆功能,提升能源利用率

现代新能源汽车配备了许多智能化功能,合理使用这些功能也能在冬季有效提升续航。

  • 开启节能模式或冬季模式:多数新能源汽车设有节能模式或专为低温设计的“冬季模式”,这些模式会自动调整空调、动力输出等参数,以最大限度延长续航。
  • 使用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的空调、充电时间等功能,可以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预热车厢,减少行驶中的电量消耗。
  • 合理设置电池保温策略:如果车辆支持电池保温功能,在长时间停放时开启该功能,可以帮助电池维持适宜温度,提升充电效率。

五、选择合适的充电环境与时间

充电环境对电池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 尽量在室内或有遮挡的环境中充电:低温环境下,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更容易散热,导致充电效率下降。选择室内车库或有遮挡的区域充电,有助于保持电池温度,提高充电效率。
  • 避免在极端低温下充电:当外界温度低于零下10℃时,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放后再直接充电。可先短途行驶一段距离,让电池温度上升后再充电。
  • 利用谷电时段充电:许多地区实行峰谷电价政策,选择在电价较低的夜间充电,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能避开白天用车高峰,保证电池有充足时间充满。

六、关注电池健康,延长使用寿命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保持其健康状态对续航提升至关重要。

  • 避免长期停放:如果车辆长时间不用,建议将电量维持在50%左右,并定期启动车辆为电池充电,避免电池深度放电造成不可逆损伤。
  • 关注电池健康报告:许多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健康状态查询功能,定期查看电池容量、循环次数等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避免频繁长途行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频繁进行长途行驶会加剧电池负担,建议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连续高强度使用。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新能源汽车车主可以在冬季有效提升车辆续航能力,保障日常出行的便利与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也在持续优化,但良好的用车习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仍是不可替代的关键。希望每位车主都能在寒冷季节中安心驾驶,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