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开发 | 汽车安全设计工程师访谈?设计理念 | 幕后故事
2025-07-17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设计早已成为汽车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资深的汽车安全设计工程师李工,他从事汽车安全设计工作已有十五年时间,参与过多个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整车安全开发项目。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可以一窥汽车安全设计背后的思考与挑战。

从碰撞测试到主动防御:安全设计的演变

“以前做安全设计,主要就是看碰撞测试成绩。”李工回忆道,“那时候的目标很明确——满足NCAP五星评级。但现在的安全设计已经远远不止是被动安全这么简单。”

他解释说,如今的安全设计涵盖两个维度:被动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指的是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员的保护能力,比如车身结构、气囊系统、安全带等;而主动安全则是指车辆在事故前的预防能力,例如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盲区监测等功能。

“以前我们花大量时间在碰撞仿真和实车试验上,现在更多精力放在系统集成和算法优化上。”他说,“一辆新车可能有超过20个传感器协同工作,这些都需要安全设计团队提前布局。”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数据驱动

谈到设计理念,李工强调:“我们的核心理念始终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功能配置,都要围绕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来展开。”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设计某款SUV时,发现很多用户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较长时间,于是加强了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并结合座椅震动提醒,提升警示效果。”

同时,他也提到数据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真实道路事故数据支持设计决策。通过对数万起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哪些部位需要加强结构刚性,哪些系统需要优先部署。”

幕后故事: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细节

在访谈中,李工分享了一段令他印象深刻的幕后经历。那是一款新能源车型的研发过程,在进行电池包底部防护设计时,他们发现传统方案无法有效应对极端情况下的托底冲击。

“当时我们做了几十轮仿真,还专门找来了不同地形的模拟路面,甚至去实地考察了很多山路和工地路况。”他说,“最后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作为电池包下壳体,并在关键区域增加了可溃缩吸能结构,确保即使发生托底,也不会造成电池短路或起火。”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儿童安全座椅接口的人机工程优化、副驾驶气囊在不同坐姿下的展开角度调整、甚至是仪表台在碰撞时的变形轨迹设计……每一项看似微小的改动背后,都是无数次的计算、试验和推敲。

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当被问及目前面临的技术挑战,李工坦言:“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成本控制和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对于价格敏感的市场,消费者希望拥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但我们又不能牺牲最基本的安全性能。”

此外,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汽车安全设计也面临新的课题。“电动车的高压系统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失效模式处理、网络安全对安全功能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正在深入研究的方向。”

他透露,未来的汽车安全将更加“智能”和“主动”。例如,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预警系统可以让车辆提前感知前方危险;AI算法的引入则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行人识别和避障路径规划。

结语:默默守护每一次出行

在访谈的最后,李工笑着说:“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让安全无处不在,却又不被察觉。”

每一位乘客在车内安然入座,每一次平安抵达目的地的背后,都有无数像李工这样的安全设计工程师在默默付出。他们用专业与坚持,构筑起一道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防线,守护着每一次出行的安全。

这或许就是汽车安全设计最动人的地方:它不需要炫耀,只求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