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功能使用习惯对驾驶员情景意识的影响探讨
2025-07-09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辅助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道保持辅助(LKA)、自动泊车、盲区监测等。这些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在驾驶员对这些智能功能的使用习惯方面,其对情景意识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情景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周围事物状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安全驾驶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三个层次:感知环境信息、理解当前状况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驾驶员而言,良好的情景意识意味着能够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作出正确判断与应对措施。

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驾驶方式。在高度自动化系统中,驾驶员的角色逐渐从操作者转变为监督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警觉性下降等问题。研究表明,频繁依赖自动驾驶功能的驾驶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往往反应迟缓,甚至无法迅速接管车辆控制权。这说明,长期依赖智能驾驶功能可能削弱驾驶员的情景意识水平。

具体来看,不同使用习惯对情景意识的影响存在差异。例如,一些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倾向于全程开启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从而减少了对方向盘的操作和对前方路况的关注;而另一些驾驶员则更倾向于将智能驾驶功能作为辅助工具,在复杂路况下仍保持较高的参与度。前者容易形成“自动化依赖”,导致在关键时刻失去对车辆的掌控能力;后者则有助于维持较高水平的情景意识。

此外,用户对智能驾驶系统的信任程度也是影响情景意识的重要因素。过度信任可能导致驾驶员放松警惕,忽视系统局限性;而缺乏信任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干预,降低系统的使用效率。因此,建立合理的信任机制,使驾驶员既能有效利用智能功能,又不完全依赖于它们,是提升整体驾驶安全性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功能设计和交互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反馈机制,如声音提示、视觉警告、触觉反馈等,有助于增强驾驶员对环境的感知能力;而另一些系统则缺乏明确的提示信息,使得驾驶员难以准确判断系统状态。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不同用户之间的情景意识差距。

为了缓解智能驾驶功能使用习惯对情景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驾驶员教育与培训,帮助其正确认识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和适用场景,避免盲目依赖;

二是优化人机交互设计,通过直观的界面和多模态反馈提升驾驶员对系统状态的感知能力;

三是推动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确保智能驾驶系统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机制,并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行为引导;

四是鼓励驾驶员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保持适度参与,例如定期手动操控车辆,以维持自身的情景意识水平。

总之,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为交通出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对驾驶员的情景意识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合理使用智能驾驶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驾驶员的认知能力和应对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与人工驾驶的有机融合,保障道路行驶的安全与高效。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